|
|
|
基于勝任力的工程項目經理培訓課程體系設計 |
|
經營管理 作者:張 慧(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北京 100015) 來源:建筑機械雜志社 加入時間:2017/9/27 9:50:14 點擊:2396
|
|
項目管理作為一種符合建筑業社會化大生產和建筑施工特點的有效管理技術,在工程項目的建設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和發展。作為項目管理的核心人物,項目經理在項目組中的影響和作用越來越大,全面負責項目的各項事務,是保障項目目標實現的關鍵和核心,其能力素質和作用發揮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成敗。由此,培養合格的工程項目經理,成為建筑工程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點內容。
要有效地開展工程項目經理培訓,首先需要對培訓對象進行充分了解,明確項目經理應該具備哪些知識、技能、素質和特點,再結合項目經理的勝任力特征,按照科學的教學設計模型,合理地設計培訓課程體系,才能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
1 勝任力的基本內涵
美國心理學家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勝任力這一概念[1],將其定義為“真正能夠區分生活成就或工作績效方面優劣的深層次的個人特征和行為特征”。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外學者對勝任力特征進行了更多的定義,如美國心理學家Spencer認為勝任力特征是所有穩定的、能夠通過一定標準進行測量,并能有效區分績效優劣的個人特征,包括知識、技能、人格特質、動機、態度、自我概念特征[2]。這一概念得到廣泛的關注和認同。
我國學者時勘、聶雪林、張蕾等也針對勝任力進行了深入研究。時勘認為,勝任力特征是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特征,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4]。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定義,本文認為勝任力特征具有區分性、預測性、綜合性和可測量性等特點,是能夠將工作表現優劣區分出來,并能準確預測未來表現,包括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特質等一群可測量因素的綜合體。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 36.pdf |
|
|
|
期刊訂閱 |
 |
|
期刊下載 |
 |
|
|